你想擁有更好的財務生活嗎?
「備妥緊急預備金」是必要的財務好習慣之一,
這條黃金法則能幫助你面對突發狀況時,臨危不亂、擁有安全感。
你有多少存款呢?
你手邊的現金有辦法應付突發狀況 嗎?
例如:失業、醫療費、車子壞掉、家裡漏水需要修繕…等。
最近 COVID-19疫情讓很多人面臨經濟困難,
美國有好幾千萬人排隊領取失業救濟金,
在台灣也有不少中小企業資金周轉不靈,
在銀行申請貸款的人大排長龍。
全世界航空業更是雪上加霜,很多空服員面臨被裁員、或是減班的情況,
導致收入銳減。
想像一下,當我們外出時,會為手機準備一顆行動電源,
萬一手機沒電,可以隨時充電。
同樣地,我們也要為「生活」準備足夠的「緊急預備金」,
萬一突然沒收入,可以隨時支應。
如何準備緊急預備金?
建議以「定存」的方式,「2年內」存完。
緊急預備金是每個人財務大樓的地基之一,
地基打好之後,才能開始往上蓋。
「緊急預備金」必須是「現金」,不得拿去投資。
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動用。
→建造個人財務大樓的3根地基:
(1)沒有壞債、
(2)存好緊急預備金、
(3)剛剛好的保險
要準備多少?
一般來說,緊急預備金的金額為 6-12個月的「生活費」,
金額隨著你每個月的「必要生活開銷」決定。
不建議低過6個月,當然保守的人可以多存一點。
例如:我每個月的「必要生活開銷」是2萬元
(房租$8,000+水電瓦斯$2,000+伙食$6,000+交通$1,000+保險$3,000),
我想存一年的緊急預備金,那就必須準備2萬×12個月=24萬元。
萬一發生意外暫時無法工作,還有「一年的時間」不用擔心生活。
萬一家裡臨時需要用錢,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理財計劃。
萬一投資市場突然大跌,生活費剛好又花光了,不用認賠賣掉換現金生活。
如果你想全職創業,緊急預備金也必不可少,
它將作為收入可能不穩定的備援。
存錢不總是那麼容易,
但是比起生活被金錢壓垮來說,其實不算痛苦。
你存好緊急預備金了嗎?
歡迎留言與我分享你的故事
記得哦,
別讓任何意外有機會打亂了你的~美好人生計畫。
祝安好,Miss Lin 🙂
「習慣」支配著我們的生活,影響著我們的人生。
改善日常習慣,將左右人生發展的軌跡,
改善理財習慣,將增加財富累積的契機。
好的日常習慣,使我們成為,希望成為的人,
好的理財習慣,使我們擁有,更加理想的生活。
by Miss Lin
關於作者
Miss Lin
從紐西蘭 Gap Year Holiday 回來後,不再追求說走就走的旅行,而是一頭栽進閱讀的世界,找尋靈魂成長的養分。書本~對我來說是必不可缺的精神糧食,理財~則是幫助我擁有了更加理想的人生。
